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法院+工商联﹢商会” 两案并调“刚柔并济”助企止纷于诉前

来源: 黄陂法院 时间: 2024-09-30 09:06 点击量: 356

近日,两起分别涉及某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湖北省某农业有限公司、武汉市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计20万余元的工程款纠纷案件,在黄陂区人民法院、区工商联、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合力下,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推动案结事了,实现诉讼零成本

据了解,原告某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被告湖北省某农业有限公司、武汉市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因两年前的工程项目产生纠纷,在多次协商无果后,原告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区人民法院收到原告代理人网上提交的起诉材料后,经甄别该案属涉营商环境案件,随即开启涉企绿色通道,当天审核通过并立案。区人民法院在对该案进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分级评估时了解到,涉案企业均系辖区内企业,就案涉工程已协商签订了《建筑工程分项结算单》,后因工程款项回款压力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受到影响,多次沟通后因付款数额和支付方式未谈妥而陷入僵局。因此,鉴于该案诉讼标的不大,法律关系明确,为缩短办理周期,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在征求原告同意的情况下,迅速将两案分流至区工商联开展诉前调解。区工商联在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上收到由区人民法院指派的调解案件后,第一时间迅速响应,会同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区人民法院,对两起案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研判,并组织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协商。

调解现场,来自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区民营企业投诉服务中心的特邀调解员剖析了采取司法途径或带来的时间、金钱成本,并劝说当事人着眼长远,以理性方式解决争端,避免矛盾升级。办案法官趁热打铁,通过释法说理,从双方合作基础良好、争议焦点明确等方面着手调处,消解当事人对抗情绪,平息矛盾冲突。最终,本已陷入僵局的商事纠纷,得以成功破冰。次日,案涉当事人就欠付金额、分期还款方案等签订调解协议,同时向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两起标的额达20余万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得到零成本的高效化解。

两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黄陂区人民法院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商会调解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通过法院+工商联+商会联动联解,充分整合法院、工商联、商会优势资源,形成专业﹢行业双轮驱动模式。在联合工作机制下,法院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参与调解,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调解服务,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工商联发挥组织优势,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商会调解员发挥行业优势,以促成矛盾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为目标,实现各类涉企矛盾纠纷高效、便捷、实质性化解。

下一步,黄陂区人民法院将持续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用心打造涉企商事纠纷矛盾化解多车道,推动矛盾纠纷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并在多车道基础上,逐步搭建起速度快、优势显、效率高、服务好的定纷止争快车道,推动涉企商事纠纷实质化解,深化涉企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涉企商事纠纷前端调解,为涉诉企业提供专业、高效、便捷、一站式纠纷化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