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探索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盘龙城人民法庭将各种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用好人民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借助巡回审判、法庭开放日、共享法庭、专题培训等形式,通过以案释法来深化诉源治理,做好普法工作,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的温度和力度,让“小法庭”发挥“大作用”。
01巡回审判进村湾司法便民“零距离”
“现在开庭!”
2024年7月9日,随着清脆的法槌声敲响,王某与田某等人的纠纷案件在街道某村拉开巡回审判的序幕。这是一起农村集体土地租赁纠纷,原告王某与被告某村民小组因分歧较大无法协议解决,遂起诉到法院。
为查明案件事实,2024年6月19日,法官一行来到村里送达文书并进行调查,了解到该系列纠纷涉及农户众多,八名被告年龄较大、前往法庭参加庭审有诸多不便,为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承办法官决定在村里开展巡回审判。
庭审现场,法官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陈述答辩、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认真梳理证据,厘清案件事实,阐明法律规定,化解双方矛盾。经过庭审,双方均表示愿意进行庭后调解,庭后江法官顺势以本案为支点,给村民带来一场“普法小课堂”。
“以前是我们对法律知识了解的还不够,想着不就是出租一下土地吗?怎么还打起官司来了。今天我是听明白了,这合同还是得过细看,人还是要多学点法!”旁听案件也激发了村民们学习法律的热情,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02“沉浸式”旁听庭审 以案释法“零距离”
“法官你好,我们是盘龙城消防救援队的,我们支队全体队员想庭审旁听,可以吗?”今年四月,法庭接到了盘龙城消防救援队的庭审旁听预约。
“陈法官,这个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真复杂,以后我们在签订合同前也要注意仔细看清楚,有疑问要问清楚,同时保存好证据。谢谢您,给我们一次沉浸式学习的机会!”庭审结束后,消防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庭审让他们受益颇多。
旁听庭审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司法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盘龙城人民法庭持续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人民群众通过见证严肃的司法程序和规范的司法行为,对审判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层次的认知。此外,盘龙法庭依托“人大代表多元解纷联系点”,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交流,已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视察法庭、旁听庭审等活动10余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司法实践中的监督作用。
03共享法庭进社区 司法服务“零距离”
今年刚成立的盘龙城经济开发区航城社区共享法庭,是盘龙城人民法庭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要求的具体举措。
该共享法庭依托开发区管委会综治中心、社区、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整合调解组织资源,通过1+1+1+N(一名庭务负责人+一名法官+一名警官+多名调解员)的模式联合调处,扎实推进诉源治理。以“不增编、不建房”为原则,以“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标准配置,将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指导调解、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功能延伸到基层一线。当事人可以就近选择共享法庭申请网上立案,通过共享法庭设备参与线上调解和线上庭审,也可在线“云旁听”庭审现场情况。
共享法庭让当事人在熟悉的场所就可以参与调解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司法服务需求,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04法治夜校进企业 司法护航“零距离”
为打造更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辖区企业的经营规范性,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同时,为进一步深化诉源执源治理,推进“枫桥式法庭”建设,盘龙城人民法庭持续开展“法治夜校进企业”定制司法服务,常态化走访辖区企业,“零距离”、“面对面”地为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依法依规经营。2023年以来,盘龙城人民法庭开办法治夜校、法治讲堂30余次。
盘龙城人民法庭将继续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秉持能动履职理念、坚守服务民生之本、基层治理职责,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格局,积极回应群众、企业需求,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触角从高楼大厦延伸至田间地头,让群众能“零距离”感受到新时代法院工作带来的便捷,享受到智能精准的“一站式解纷”建设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司法为民的底色更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