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武大高速,距木兰花乡景区仅2公里,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在风景如画的武汉市黄陂区,黄陂区人民法院姚家集人民法庭正在这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年来,姚家集人民法庭干警们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绘就“人民法庭为人民”的好“枫”景。
“谢谢法官,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我的钱!虽然数目不大,但他迟迟不还我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今天这钱能拿到手真是意外之喜,法官真是多亏了你呀!”
高某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承办法官多次沟通,双方仍争执不下。
“之前借钱的时候说的好好的,结果后面我要用钱了叫他还钱给我,他微信不回我消息,电话也不接。”高某在庭前对法官不停地抱怨。
“借钱的时候也没有约定什么时候还,然后他的利息莫名其妙的高,都超出法定范围了,也不肯退让,我就不想再和他谈。”李某怒气冲冲地说。
“李某你既然借了钱,本应及时归还欠款,不接电话、不回微信的行为并不可取。至于利息,还可以再谈。我一次次地与你们双方沟通也是想尽力促成欠款的归还,如果最后还是走到了强制执行将远比现在费时费力的多。”法官对两人说出调解方案,随后再次向二人释明案件的相关情况。最终二人在法官的调和下“握手言和”,由被告直接当场向原告转款,原告当面写撤诉申请,此案最终案结事了。
“每个案件都很重要,法官并不是机械地下判决,要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民生案。一次次调解虽然看起来花费了许多时间,但让群众间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实质性化解,更是我们对“枫桥经验”的生动诠释。”姚家集人民法庭副庭长熊漪说道。
在另一起货款合同纠纷中,原告因被告未支付货款10000余元而将被告告上法庭,原告催货款,被告不配合不给钱,回应是货物质量有问题。法官了解前因后果后,首先与被告确认事实,然而被告对其中关键证据提出异议。在法官告知鉴定费用可能会与案件标的接近,造成不值得的费用之后,被告开始不回复法院的电话和信息,导致案件进程一度停摆,法官多次与被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成功约被告到法庭进行调解。
临近开庭期,原告虽然同意调解,但要变更诉讼请求。面对突发情况,法官与原告恳谈,阐述情理与成本,在耐心努力之下,双方最终就金额达成一致,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法官努力化纷止争的背后,是一颗司法为民的初心。
姚家集人民法庭副庭长熊漪表示:“姚家集人民法庭将努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小案不小办’,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正与效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