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订单式”服务助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来源: 黄陂法院 时间: 2024-05-28 14:42 点击量: 330

“厂房被征收后补偿存在漏项怎么办?”

“土地是异地置换还是货币补偿?”

“工厂停产停业损失该如何计算?”

近日,某街道综治中心联络人员向我院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咨询上述事项,请法院参与协调,共同化解一起持续多年的拆迁补偿纠纷。

纠纷起因是某厂位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因妨碍行洪,某街道办事处与其协商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协议约定的补偿已经履行完毕,现某厂认为协议中遗漏了补偿项目,多次与街道办事处协商未果。

了解此事后,我院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联络法官迅速赶至该街道,召集双方召开听证会,针对某厂提出的补偿问题,联络法官先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进行了充分的释法说理,消除其内心困惑,随后引导某厂就调解方案的具体内容与街道进行协商。该厂表示,经过工作室的“普法”,自己对补偿事项有了更清晰的思路,真是一场“及时雨”。

该起纠纷的有效调处得益于我院刚刚在街道成立的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今年4月,我院行政庭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走访了黄陂15个街乡,通过与街道综治相关领导沟通,了解街道化解行政争议的工作模式及面临的难题,共商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良方。经过广泛调研与充分准备,在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今年4月19日在全区15个街乡成功设立了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

工作室重点聚焦征收补偿、城市治理等涉民生的重大案件,发挥综治中心平台优势,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化解行政争议。除化解已发生的行政争议外,工作室还致力于为行政机关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行政机关规范执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纠纷。

近日,我院再次接到法律咨询订单,起因是潘某某未经审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设房屋、游泳池及院落等附属设施。某街道拆除上述违法建筑后,拟就后期土地复垦事项对潘某某进行行政处罚,但对适用法律把握不准,为此找到工作室。联络法官从调查取证、送达、适用法律法规、法定职权等方面作出全面的解释,并提出口头司法建议,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收获满满。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我院联络人员带领团队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为行政机关答疑解惑9次,切实发挥了工作室从源头化解行政争议的突出作用。4月份至今,我院受理行政案件比2023年同期减少13件,同比减少17.1%。我院将继续发挥行政审判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聚焦前端化解纠纷,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行政审判诉源治理新格局。